2024年
欢迎访问中國徐悲鸿画院官方网站 Welcome to the official website of Xu Beihong Painting Academy of China!
综合专题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专题
传统艺术与当代艺术间的碰撞
发布时间:2013-2-24

    当代艺术虽然拥有看上去很美的繁荣,却遭到一些传统艺术家的冷落;而传统艺术家的这种冷落,也遭遇了当代艺术家的质问。
  传统和当代两个艺术圈子为何长期以来形成壁垒?是历史原因的纷争,还是现实造成的格局?成都商报记者试图从市场和教育现状两方面着手,进行更深层次的调查:一方面,对高校的当代艺术和传统艺术的专业设置、师资、生源进行数据调查,对比传统与当代艺术的冷热;另一方面,调查传统与当代艺术作品在拍卖市场的大体情况,以及画廊和收藏家对当代和传统两方面的认可度,从而追问两个圈子的实际生存状态。
  在调查中,成都商报记者发现,当代艺术在舆论繁荣与表象过热之下存在隐忧,而传统艺术表面冷清的背后虽然保持深厚根基,却难逃青黄不接以及与普通民众生活脱节之责。
  一方面,年轻学生中追捧当代艺术的在多数,市场上,当代艺术以几个著名的当代艺术家垄断市场为主,普通的当代艺术家们仍在温饱线上挣扎。同时,媒体与公众对此的认知却存在偏差,往往当代艺术和艺术家的新闻能引起极大关注,造成一种当代艺术十分红火的错觉。
  另一方面,不少传统艺术家却在“闷声挣大钱”,普遍市场认可度很高,远远高于普通公众的想像。但由于市场炒作和媒体关注远远不够,再加上传统艺术需要深厚功底和多年积淀,所以年轻人往往愿意选择当代艺术,高校的传统艺术教育这一块相对比较惨淡,教师改行,学生放弃,造成后继乏人的尴尬现状。
  新鲜出炉的Artprice榜单上,中国当代艺术家可谓声名显赫,张晓刚以成交总额3006.29万欧元名列第四,周春芽以1455.23万欧元名列第十。如果说张晓刚在中国当代油画市场上一直扮演着风向标和领跑者的角色,那么周春芽就是后劲十足的收藏新贵。以张晓刚、周春芽等为代表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在拍卖市场正在逐年走高。图为周春芽2011成都双年展参展作品《彼岸桃花》。
  高校调查
  年轻人学国画的少,是“当代社会生活造就的”
  记者以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三所专业从事美术教育的学院为例,进行了相关信息的搜集和统计。
  数据显示:实用美术热过纯美术
  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下设中国画系、油画系、雕塑系、视觉传达艺术系等。具体到中国画系和油画系,师资力量的对比为:中国画系有教授2人,副教授1人,讲师4人,而油画系则拥有教师15名,其中专兼职教授6人,包括何多苓、王承云等著名艺术家,副教授1人,讲师7人,助教1人(数据来自川音美术学院官网)。
  而在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现有教职工39名,其中教师25名,包括7名教授,8名副教授,9名讲师和1名助教;中国画系现有教职工19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4人,讲师3人,助教5人(数据来自四川美术学院官网)。
  生源方面,以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0届学生为例,美术学中的版画系26人,国画系33人,油画系63人,而艺术设计系总共753人(包括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和动漫艺术设计)(数据来自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官网学生名单)。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各大艺术高校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学生中选择学习油画的多于学习国画的,选择实用美术的又远远多于纯美术的。在师资力量的对比中,传统艺术的师资力量低于当代艺术。
  而在学生的培养方向上,以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为例,中国画系的主要方向为:“专业画家、教师等专门人才”,油画系的主要培养方向则是:“能够从事油画艺术创作,并在文化观念领域影响和推进艺术事业发展的专业精英型人才,以及为有志于成为职业画家、艺术专业教师等专门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培养适应较广泛社会文化工作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对比可见,油画系的就业出路要更为灵活广泛。
  在该校官网上发布的应届毕业生招聘信息也能佐证这个问题。例如2011年11月8日发布的“2012届毕业生第十一周、第十二周招聘会安排表”中,一共有7家公司的招聘信息,其中有两家公司为视觉传达艺术系(含包装、广告、招贴、VI策划、书籍装帧等)专场,一家为动画、数码专场,其他几家公司也都对动画、数码、视觉传达等专业的学生非常青睐,仅有4家公司表示可以接纳国画专业学生。
  学当代艺术的多 不仅仅因为赚钱快
  针对上述数据得出的情况,川音美院院长马一平向成都商报记者解释说:“高等教育要立足于当代社会生活,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的文化艺术大环境也在变化,社会对艺术人才的需求也在变化。”马院长说,基于这个基本思路,川音美术学院一方面在传统的纯艺术专业上坚持发展,另外,为了更大的市场需求,设计类专业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我们不可能去培养大批量的纯艺术方面的艺术家,而是需要大量地去培养符合当代社会需求的设计类人才,所以,我们的美术教育需要具有当代文化的精神。”
  马院长向成都商报记者介绍了川音美院如何在保持和发扬传统的前提下,融入当代性。“比如最为传统的中国画系增加一些实验性课程的单元,类似实验水墨这样的课程,试图与当代大背景呼应和接轨。与此同时,我们依然重视油画专业学生的传统写实基本功。在国外,很多基础训练课已经被淡化,而我们还在坚持。”马院长说,由于这样的改革,学生不但不排斥当代艺术,反而很热心于当代艺术。
  马院长说,学校也对包括纯艺术类的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去向做了一个追踪,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继续从事本专业的创作,成为职业画家,或者签约画廊,或者卖作品维持生计;第二类是在各院校当教师;第三类则是转向设计工作。马院长说,暂时还没有一个确切的数据表明这类学生的数量,“但不是大部分”。
  至于现在选择传统的中国画系的学生远远少于油画、雕塑、设计类的专业,是否是因为当代艺术赚钱更加短平快的说法,马院长表示:“这个因素其实不重要,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画系的就业面相对比较窄。”马院长说,年轻人选择油画专业的多,国画专业的少,其实是“当代社会生活造就的现象”。他举例说,现在看戏的人也少啊,因为影视发达了,观众的选择就多了。
  市场调查
  当代艺术热闹受追捧 传统艺术“闷声挣大钱”
  “无传统当代之分,只有画作优劣之分”
  位于成都市芳沁路的千高原艺术空间不久前上了《芭莎艺术》的“中国画廊排行榜100”榜单,除了北京、上海之外,成都在该榜单中排名第一的就是这家成立于2007年的画廊。从展览和经营的艺术家来看,千高原“算是比较偏当代的”,这个勉强的定义是负责人刘杰说的,因为他并不主张传统与当代的简单对立。
  多数人购买的依旧是传统艺术作品
  “如果只是孤立地讲传统和当代,这个说法本身有问题。”刘杰说,“古今中外,文化从来都是在发展辨证中前进,已经发生过的都是传统。”在刘杰看来,所谓的传统和当代之间,产生的一些不融合、不理解,“其实不是传统和当代的冲突,是人的问题。就我所知,很多当代艺术家和做当代艺术的人,都热爱传统,收藏传统作品。传统的画家群体里,也有许多人积极接受当代理念。”
  不过,刘杰也提到,就他了解,确实有一些固执的传统画家对当代艺术持敌视的态度。“这种心态不能算是保守,而是僵化。”同时他还坦承,就国内的收藏市场而言,“毫无疑问,甭管在北京、上海还是成都,多数人购买的多数作品都是属于传统这个范畴的,毕竟这是大众更为熟悉的审美题材。”
  在采访末尾,刘杰还向记者透露了一个消息:纵然是在千高原这样专注当代的画廊,不久也将给一位优秀的传统画家举办个展———段七丁。“他的山水画非常棒。”刘杰说。
  “有现代理念的国画更有吸引力”
  低调的了了阁艺术机构是成都历史颇为悠久、实力也较为雄厚的老牌画廊之一。艺术机构的主持人邓昭宇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在他心目中从无传统和当代之分,只有“好的”和“不好的”画。“这些都不重要,国画和油画终究不过是材质而已。甚至有些新的观念和题材,用国画反而更方便表现一些。”至于所谓两种类别的市场和价位,邓昭宇笑言:“画得好的都贵。”他举了两个业内公认很出色的当代工笔画家———徐累和郝亮。
  “徐累已经很出名了,他用的是传统工笔技法,画面却是完全现代的,然而仔细鉴赏,其中又蕴藏着深层的东方审美观;郝亮还很年轻,他还在川美上学的时候作品就很有市场了。”
  邓昭宇还告诉记者,就他的了解,国内较好的画廊都是尊重传统的,“这不意味着我们只接受人们常见的和古人极像的那种传统山水、花鸟,吸引我们的国画形式是有现代理念的。我想如果现在有谁能完全像古人一样生活,真正用传统的理念和方式来创作,应该也是很好的。但现代的环境已经彻底变了,想在绘画中完全回到过去,效果反而造作吧。”记者调查发现:其实不少传统艺术家市场认可度很高,“闷声挣大钱”。
  “前卫追求对大众来说还需要一段时间”
  和了了阁一样低调的还有汉默画廊,经营的艺术品类型涵盖油画、版画和少量的传统国画。汉默画廊的总经理陈宇帆告诉成都商报记者,这类作品较容易为大众所接受,但陈宇帆认为,中国现当代艺术从20世纪中期开始吸收前苏联和西方的东西,“几十年的发展浓缩了人家几百年的艺术进程,包括不少艺术家在内的国人都还没有真正消化吸收,就又开始了对当代、前卫的追求———追求本身没有问题,也有很多优秀艺术家出了非常好的作品,但对于大众来说,还需要相当一段时间才能慢慢接受。”
  对于传统和当代的所谓分野,这位美女老总同样不以为然。“各有各的市场,互为补充。传统也在不断嬗变、不断改造。在我看来,所有活在当下的艺术家们创作的都是当代艺术。”
  冷热不均现象的背后
  通过成都商报记者对高校和市场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一方面,市场并不是人们想像的那样已经抛弃传统艺术,相反,传统艺术还很坚挺;另一方面,当代艺术确实更为活跃,离公众更近,相比之下传统艺术无论是在媒体上还是在公众面前都似乎离得更远。这种市场、观念上的冷热不均究竟是怎样造成的呢?公众和媒体,与市场的认同又如何形成偏差?年轻人为何一边倒热衷于追捧当代艺术?在采访中,相关人士提及最多的是如下两大原因。
  1
  策展人制度
  希望传统艺术也能借鉴
  在采访中记者得知,造成传统艺术离公众较远,声势不如当代艺术浩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传统艺术未能像当代艺术那样引进策展人制度。策展人从前期的展览定位、媒体公关,到后期的作品买卖、舆论导向等,都起到了非常专业和重要的作用,是当代艺术走进市场、贴近公众的一个重要原因。
  著名工笔画家张自启就向成都商报记者表示:“事实上,即使是较为保守的传统国画家,也并不封闭。他们对当代艺术圈的一些比较时尚的做法,尤其是策展人这个形式,都比较认可,并希望许多国画展也能采用这种灵活的方式。”
  “策展人”一词源于英文“curator”,全称“展览策划人”,指在艺术展览活动中担任构思、组织、管理的专业人员。“在体制内,策展人的角色就由协会来担任。”张自启说,“和组织相比,肯定是个人更加灵活,给外界的印象也比较时尚、现代。我们都希望国画展也能借鉴这种方式,培养出更多专业而开放的独立策展人。”
  对于目前不少传统国画家想要学习当代艺术的策展人制度,身为中国资深著名策展人的顾振清表示赞同。著名当代艺术家、“理性绘画”代表人物之一的舒群也认为,策展人制度归根结底是一种更加先进的管理概念,“与当代艺术本身一样,具有崭新的活力,如同少年的生命,是一种青春的力量,自然更加鲜活、生动,朝气蓬勃。”
  舒群表示,传统艺术当然也有旺盛的生命力,但“它包含着很多退化和过时了的东西”。因此,引进策展人制度“应该会给它带来更加规范的架构和更加现代的面貌,我觉得是件好事。”
  2
  高校教育传承
  不少学校已取消中国画专业
  在采访中,传统画家们列举出了日本绘画的例子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前车之鉴:“日本绘画以前很厉害,浮世绘非常有特色,但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就没落了,现在去看日本画家的画,和中国的一模一样,没有特色了。”画家郭汝愚就谈到,他有一次在卢浮宫参加展览,全世界的画都一样,只有中国画是独有的,为此他很骄傲,“但现在的状态,(传统艺术)似乎是青黄不接。”
  尽管目前传统艺术在市场上仍占据相当有分量的位置,但人们担心的却是将来。长期以来在主流媒体中无法占据舆论位置,圈子本身也缺乏与普通民众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传递,造成的后果就是,在人们的意识中,传统艺术似乎已经被抛弃,那些拍出天价的中国传统艺术作品,只是属于过世的大师:齐白石、李可染、徐悲鸿、张大千……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其中之一是当今艺术教育的师资缺乏,“尤其是中国画,不少学校已经取消了中国画专业,没人教,也没人学” 。
  著名国画家、四川省美协副秘书长梁时民介绍,目前很多艺术高校对传统书法和绘画方面的教育以及师资力量培养方面“确实有所欠缺。”梁时民认为,“目前人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受到外来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很大,尤其是年轻人,在心理上接受西方的绘画和艺术技法更为积极,因此对接受传统绘画艺术教育形成了一定冲击。”
  不过梁时民很有信心地表示:“现在从中央到地方都在提倡传统文化的回归与重视。我相信随着这一认识的不断加强,传统绘画教育也会慢慢升温。”

关于我们 | 诚邀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 | 商务服务 | 友情链接 | 收藏本站

     版權所有:[1998]中國徐悲鴻畫院 專用郵箱:qwa988@126.com  

   國际域名:www.xu-beihong.com www.ccvcm.com  翻版必究

总访问量:18111462